商家资讯

熊园专访:增量政策应“对症下药”、精准发力

发布者: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发布时间:2022-11-18 来源: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

本文为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接受央行主管期刊《金融博览》专访(6月上旬),主要内容围绕下半年的增量政策,包括经济形势、GDP目标、货币、财政、消费、地产等。

以下文章来源于“金融博览财富杂志”。


自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“要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,加大相机调控力度,把握好目标导向下政策的提前量和冗余度”以来,稳经济的一揽子政策密集出台,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的政策“含金量”不断凸显。

那么,增量政策工具在落地过程中,要克服哪些制约因素,又将在哪些领域重点发力?带着这些问题,本刊记者专访了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。


增量政策工具更注重结构性发力


记者:5月中旬以来,财政部、审计署、国家税务总局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纷纷发声,提出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。您认为,增量政策工具为何在当前受到如此重视?增量政策能简单地理解为进一步扩张的经济政策吗?

熊园:我倾向于认为,增量政策工具在当前受到如此重视,主因在于3月以来我国经济形势更加严峻,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增大。

一方面,国内外环境较为严峻。4月2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,“新冠肺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导致风险挑战增多,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、严峻性、不确定性上升,稳增长、稳就业、稳物价面临新的挑战”。5月25日,国务院召开的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进一步指出,“3月份尤其是4月份以来,一些经济指标明显走低,困难在某些方面和一定程度上比2020年疫情严重冲击时还大”。

另一方面,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大已是共识,但是新冠肺炎疫情之外,本质上还是内需不足、信心不足。这里列举几个代表性的数据:

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和新增社融遭遇“滑铁卢”,均较2021年同期“腰斩”。实体经济数据也是大幅下滑,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1.1%;

4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上升0.3个百分点至6.1%,创2020年3月以来新高,其中,16-24岁青年人的失业率大幅上升至18.2%,创有数据以来新高。

2022年1-4月,住宅销售额同比下降幅度超过30%,住户贷款与居民中长期贷款出现2次负增长,4月负增长600多亿元,这显然不是新冠肺炎疫情这一因素就能全部解释的。

同时,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调查数据,自2021年第一季度以来,我国居民储蓄占比就几乎一路走高,而投资意愿、消费意愿则是持续下滑。

这些数据背后,固然有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消费场景受限的因素,但是居民收入预期变弱、消费信心不足可能是更为重要的原因。

那么,应该如何看待增量政策工具呢?

其的确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简单理解为进一步扩张的经济政策。但需要指出的是,鉴于当前我国面对的困境不单是经济下行压力,也需要控疫情、保就业、保市场主体、保民生,因此经济更多依靠的是结构性政策工具,需要“对症下药”、精准发力。因此,严格来说,增量政策并不等同于扩张性政策。

比如,5月下旬,国务院提出了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,包括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、扩大实施社保费缓缴、对特定群体实施延期还本付息、推动阶段性减免市场主体房屋租金等,这些政策都不属于扩张性政策的范畴,而是一种结构性的政策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