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庆风电产业集群年产值达500亿元 中国海装加快研制关键装备
中新网重庆新闻7月21日电(刘贤 黄楸评) “我们正加快16MW级及以上海上风机的研制工作。”中国船舶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、总经理助理李晓艳近日在重庆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。
中国海装“扶摇号”浮式风电装备
作为“重庆市风力发电装备科技重大专项”牵头单位和“超百亿风电产业企业集群”重点实施单位,中国海装已在重庆带动形成了年产值达500亿元的风电产业集群,带动该市80余家配套企业发展。6月23日,由中国海装牵头研制的国内首台深远海抗台型海上浮式风电装备“扶摇号”,在广东湛江罗斗沙海域完成安装,将于近期完成并网风电。
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介绍,目前,我国海上风电已迈入全面平价、大规模开发阶段。作为国内海上风电先行者和风电装备技术“国家队”,中国海装依托“国家海上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”,凭借在海上风资源开发利用上的丰富经验和硬核实力,主动承担了《海上浮式风电装备研制》项目,通过集智攻关,将深远海浮式风电装备这块硬骨头啃了下来。“扶摇号”主要部件90%以上在国内完成配套。
中国海装协鑫H15海上风电场
李晓艳告诉记者,中国海装本着“整合资源、优势互补、专业分工、协作共赢”的原则,带动前卫科技、重齿、清平机械等重庆风电产业链单位协同发展,形成了以中国海装为龙头的“协同设计、协同制造、协同服务、协同管理”风电全产业链协同作战模式,在科技创新、产品开发、售后服务等方面形成合力,共同推动重庆风电产业做强做优做大。
大型化是海上风电机组技术发展的主线之一。中国海装相继推出了6.2MW、8MW、10MW机组,助力风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、综合成本的降低,下一步,将加快16MW级及以上海上风机的研制工作。李晓艳介绍说,中国海装还在积极探索综合能源系统集成和“海上风电+”。探索同种类能源的相互替代和阶梯利用,深挖海上风电的综合价值,包括探索与海洋渔业的结合,打造移动式海上牧场,研究海上风电制氢,推进海洋立体化利用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