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宁县人民政府网官网https://www.huining.gov.cn/
会宁县位于甘肃省中部,总面积6439平方千米,平均海拔2025米,年平均气温7.9℃ ,年平均降雨量370毫米,无霜期130天左右。辖28个乡镇、284个行政村、33个社区,总人口58.03万人(常住人口40.04万人),其中城镇人口12.28万人、乡村人口45.75万人,是甘肃人口和地域大县。
会宁有悠久的历史文化。会宁素有“秦陇锁钥”之称,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,境内就有人类生息繁衍。汉武帝元鼎三年设置祖厉县,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,境内现存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,有甘肃仰韶文化马家窑类型、半山类型和齐家文化的牛门洞新石器遗址,有古城遗址和以汉墓群为代表的古人类墓葬20多处。1997年,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。
会宁有光荣的革命传统。会宁是中国革命圣地,1936年10月,中国工农红军一、二、四方面军在会宁胜利会师,铸就了“坚定信念、艰苦奋斗、团结一致、敢于胜利”的会师精神。红军会师旧址被评为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,是全国4A级旅游景区。会宁被评为“中国十大文化休闲旅游县”“中国十佳历史文化名城”“中国优秀红色文化旅游名县”“中国最佳红色旅游示范城市”。
会宁有西北教育名县盛誉。会宁自古崇文修德、尊师重教,仅明清两代就有进士20人、文武举人137人、贡生400余人。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,全县累计向全国输送大中专学生16万余人,其中获得博士学位1500多人、硕士学位6000多人、考入清华北大153人,形成了领导苦抓、家长苦供、社会苦帮、教师乐教、学生乐学的“三苦两乐”会宁教育精神,呈现了薄弱经济基础支撑宏大教育体系的会宁教育现象,赢得了“西北教育名县”的赞誉。
会宁有独具特色绿色产业。境内海拔适中、光照充足、无污染的自然环境,发展绿色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。会宁盛产豆类、马铃薯、糜谷等粮食作物和亚麻籽、瓜类、蔬菜等经济作物,肉羊、肉牛等草畜产品比较丰富,是甘肃马铃薯、玉米、小杂粮等农作物的主产区和“肉羊产业大县”“生猪调出大县”,其中荞麦米和良谷米被农业部认定为A级绿色食品。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50个“畜牧绿色发展示范县”之一,被中国特产之乡委员会命名为“中国肉羊之乡”“中国小杂粮之乡”和“中国亚麻籽之乡”。“香泰乐”被确定为国家驰名商标,“会宁胡麻油”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。
会宁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。1986年被列为国扶贫困县,2002年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,2014年被列为陕甘宁革命老区县,2020年实现整县脱贫摘帽,16.9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、130个贫困村全部退出。脱贫攻坚期间,会宁“脱贫抓产业、产业抓覆盖、覆盖抓达标、达标抓效益”思路和产业“达标奖补”模式全省推广。2021年被确定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,2022年积极创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。